文物建筑保護中的價值觀問題● 陳志華
編輯: 來源: 發布時間:2018年3月20
一切嚴謹的理論體系,都有一個基本點,一個核心命題,抽去了它,整個理論體系就會被解構。這是理論體系的本性,有機性,并不是論理的脆弱性!白鳛闅v史的實物見證”,這便是有關文物建筑理論的基本點,核心命題。
理論出自實踐,但要明白,這實踐是千百年歷史性的實踐,是千百萬人有普遍意義的實踐。即使如此,人們也只能向真理接近一點而已。憑一個人或一幫人自己一輩子的實踐,要說這就得到了或者檢驗了什么真理,那是很不可能的。西方目前占主流地位的、正在推行的關于文物建筑保護的觀念和理論以及相應的方法,是100多年許許多多專業人士實踐的總結,它比任何個人的經驗有更牢靠的基礎。但恐怕也沒有人說它就是真理,不過是有比較多的人認為它最合理,同意它創作為遵守的原則而已。
因此,在西方批評這套理論的人,批評《威尼斯憲章》的人,多的是,并不稀奇。如果我們聽到一點點議論,就以為這套理論不行了,那是因為我們幾十年來,或許是兩千年來,太習慣于“輿論一律”了,太習慣于“統一思想”了。在西方,一個國家的憲法,只要議會里有2/3的人投贊成票就通過了,那么,可能有多達1/3的人會持反對意見,但憲法仍然是這個國家的根本大法,違反不得!锻崴箲椪隆分徊贿^是一個建議而已,并不是法律,并沒有強制性。推行它,靠的是講道理。要反對它也可以,不過要有邏輯嚴謹的思考,只憑實踐中一點兩點的困難或疑惑是反對不了的,因為它并不針對各種實踐細節。
由于沒有形成文物建筑保護專業,沒有像198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派來的專家組的建議那樣,在高層次上培養真正現代的文物建筑保護專家,所以,我們當今在這個領域里起重大作用的理論是未經培訓的普通建筑師的觀念,也就是主要甚至單純從審美的角度去看待文物建筑,而沒有意識到它們的歷史真實性才是它們的價值的根本,雖然并不排斥審美。所以,我們不少人常常和國際主流慣例格格不入,會聽到一些抱怨,造成我們工作的損失。老實說,目前我們占主導地位的觀念大概還是19世紀中葉法國人維奧勒一勒一杜克的觀念,所以我們的做法,在不少地方,也和100多年前的他相仿佛,例如恢復“盛世”面貌。
要翻100多年的案也不是不允許,但要慎重,深思熟慮,不要草率,不要氣呼呼,還是冷靜一點好。
不幸的是越來越多的文物建筑由“唱經濟戲”的旅游部門全權折騰,常常就連單純審美的意識都談不上了。那么,是不是可以要求旅游學院或相似的系科里開設真正現代的文物建筑保護課程,講講“道德守則”呢?
上篇:
下篇: